心理研究揭示怀旧与痛苦在特质水平上的双向关系

  • 蔡华俭研究组
  • 创建时间: 2023-04-27
  • 11195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是一种怀念过去的情绪。自古以来,怀旧似乎与就与痛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少文人墨客在经典的诗词中抒发着怀古伤今的心境。那么,怀旧与痛苦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到底是怀旧使人多愁善感,还是人因郁郁寡欢而念旧呢?

  关于怀旧与痛苦之间的关系,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1688年,一位名为Johannes Hofer的医生观察到远征他乡的瑞士士兵因思念故土而茶饭不思、萎靡不振,便将怀旧认做是一种“思乡病”或"怀旧症",伴随一系列的心理与躯体症状,如悲伤抑郁、意志消沉等。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在这之后的几个世纪,学界普遍将怀旧看做是一种神经或者心理疾病,会引发一系列身心痛苦的症状。根据这些传统看法,怀旧是因,会带来痛苦(“怀旧→低痛苦”)。与之相反,当代社会心理学家Constantine Sedikides提出的怀旧的调节模型则认为是令人痛苦的负性刺激引发了怀旧情绪,而怀旧则可以通过缓解这些负性刺激的不良后果帮个体重新获得心理平衡,起到情绪调节和缓解痛苦的作用。根据这一理论,痛苦是因,会引发怀旧(“痛苦→高怀旧”),而怀旧反过来会降低痛苦(“怀旧→低痛苦”)。

  在状态水平上,“痛苦→高怀旧”与“怀旧→低痛苦”的双向因果关系得到了大量实验室证据的支持。实验室操纵的负性刺激如孤独感、失控感、死亡威胁、社会排斥、悲伤、生理疼痛等都被证实可以诱发更高的怀旧情绪;而同时,通过实验室诱发的怀旧情绪,也被证明可以显著提升状态自尊、自我连续性、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联结感等,从而降低消极体验。然而,除了当下的情绪体验,怀旧还可以表现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体倾向,即特质水平上的怀旧倾向。具有高怀旧倾向的个体会更加频繁地体验到怀旧情绪、更加看重怀旧体验。那么,在特质水平上,怀旧和痛苦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痛苦→高怀旧”与“怀旧→低痛苦”的双向因果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呢?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蔡华俭研究组与合作者开展了一项纵向追踪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通过交叉滞后设计,研究者对某高校的3167名大学生进行了间隔六个月的两次测验,并分别在每个时间点都测量了怀旧倾向和痛苦,包括心理上的痛苦(操作化为抑郁)与身体上的痛苦(操作化为躯体化)。此外,鉴于怀旧与人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者还在时间点1测量了大五人格作为控制。

  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时间点1的怀旧水平之后,时间点1的痛苦水平显著的正向预测六个月后的怀旧水平;而反过来,在控制了时间点1的痛苦水平之后,时间点1的怀旧水平则显著的负向预测六个月后的痛苦水平(见图1)。这一结果说明,那些时间点1更多经历或体验痛苦的个体,之后会更加频繁的体验到怀旧情绪;与此相反,那些在时间点1更倾向于怀旧的个体,之后则更少体验到痛苦(包括心理上的与身体上的痛苦)的消极体验。这一结果在控制了时间点1 的大五人格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在特质水平上验证了“痛苦→高怀旧”与“怀旧→低痛苦”的双向关系。

图1. 怀旧与痛苦的交叉滞后模型

        综上,该研究首次采用纵向设计,在特质水平上厘清了怀旧与痛苦之间的因果关系,再一次确立了“痛苦→高怀旧”与“怀旧→低痛苦”的双向因果关系:即更频繁体验到痛苦的个体会变得更容易怀旧,而更频繁地体验怀旧的个体则会更少的体验到痛苦。这一结论将怀旧的调节模型拓展到了特质水平,并强调了怀旧倾向作为一种积极的个体差异,可作为一种适应性的应对机制,能帮助个体更好地抵御伤害、缓解痛苦。

  该研究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ZDA324)的经费支持。

  相关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心理所王娱琦博士(已毕业)、通讯作者为蔡华俭研究员,已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Personality期刊。

  论文信息:Wang, Y., Sedikides, C., Wildschut, T., Yang, Y., & Cai, H*. (2023). Distress Prospectively Predicts Higher Nostalgia, and Nostalgia Prospectively Predicts Lower Distr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https://doi.org/10.1111/jopy.12824